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铁路建筑业统计规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1 23:39:35  浏览:883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铁路建筑业统计规则

铁道部


铁路建筑业统计规则
1992年7月1日,铁道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铁路建筑业统计是铁路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了有效地、全面地、科学地组织铁路各单位的建筑业统计工作,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有关法规,特制定本规则。
第2条 本规则适用于铁道部各铁路局、总公司及所属施工企业、勘测设计院以及自营施工单位和持有铁道部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
第3条 铁路建筑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铁路建筑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准确、及时、全面地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和预测,开展统计咨询,为各级领导对铁路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第4条 各单位必须严格招待《统计法》,贯彻执行本规则及有关规定,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抓好统计队伍的思想、组织建设,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实现统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
第5条 各级统计部门统计人员必须依照本规则和铁路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逐级按照上报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不得随意修改统计数字,如发现所报数据有误时,应按规定及时更正。
----------------------------------------
|二至十章费用总额(万元)|费率(%)|
|------------------------|----------|
|500及以内 |0.25 |
|501~1000 |0.2 |
|1001~5000 |0.16 |
|5001~10000 |0.13 |
----------------------------------------
第6条 各级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统计法规、统计理论、经济管理知识、生产知识以及现代化计算技术,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弄虚作假,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依据有关法规检查处理。
第7条 本规则的修改和解释权属铁道部。
第一部分 铁路施工统计

第二章 施工统计的对象和范围
第8条 铁路施工统计的对象
铁路施工统计的对象是指反映建筑产品从施工准备、建筑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经济活动。
铁路施工统计的范围是指施工企业和自营施工单位。
建筑施工企业是指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编制独立的资金平衡表;有权与其它单位签订合同,并在银行设有独立帐户的企业。
自营施工单位是指附属于现有生产企业、事业单位由部或行政单位的,主要为建造和修理本单位固定资产而自行组织的,并同时具备下述三个条件的施工单位:(1)对内独立核算;(2)有固定组织和施工队伍;(3)进行常年施工,一般每年施工期在六个月以上的。
第9条 铁路施工统计具体内容包括产品价值、产品产量、产品质量统计,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材料消耗及能源统计,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及职工伤亡统计,施工机械设备统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等统计。

第三章 施工企业价值量统计
第10条 铁路施工企业价值量统计包括: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净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竣工工程产值、建筑企业总产值和工程任务总额等指标。
第11条 铁路建筑业总产值
一、铁路建筑业总产值统计的范围
铁路建筑业总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施工企业或单位建筑生产活动成果的总量指标。建筑业总产值只包括与建筑安装施工直接和间接有关的经济活动成果价值,不包括施工企业内部与建筑安装活动无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价值。铁路建筑业总产值由施工产值、建安附属外销构件产值、勘察设计产值三部分组成。
(一)施工产值,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和自营施工单位自行完成的建筑安装产值与建筑施工直接有关的产值。它是以设计概(预)算为依据,对建筑产品的制成品和在制品是用货币表现的。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大修理产值、现场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1、建筑工程产值,是指施工企业或单位通过建筑活动而产生的建筑产品成果。它包括:铁路路基、桥涵、隧道及明洞、轨道、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房屋、给排水、机务、车辆、客货运、工务、其他建筑物和属于建筑工程范围内的管线敷设、设备基础工作台等以及拆迁工程和为施工服务的临时工程等。
2、安装工程产值,是指施工企业或单位完成的需要安装的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设备的装配、装置工程,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等的装设工程;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以及被安装设备的绝缘、刷油、保温和调试等工作。
在设备安装产值中,不得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3、房屋构筑物大修理产值,是指房屋、构筑物大修理所完成的价值。大修理产值只包括修理费(工料费和必要的管理费等,使用材料为实际耗用材料、包括新料和旧料),不包括被修理的房屋、构筑物本身的价值。
4、现场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是指在现场加工制造没有定型的非标准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价值,以及附属加工厂为本企业承建工程制作的非标准设备的价值。
(二)建安附属外销构件产值,是指附属于施工企业内部核算的结构件厂、车间为对外销售而生产的那部分构件价值。主要包括:围绕建筑施工需要而生产的木门窗、钢门窗、金属结构件、混凝土结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商品混凝土等建筑制品和半成品的价值。不包括独立核算的
列入工业统计范围的构件厂和已领取营业执照,属于多种经营管理的结构件厂生产、销售的预制构件价值。
计算建安外销构件产值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有固定的生产场所和生产设备;
2、有固定的人员;
3、对内部核算成本、计算盈亏。
(三)勘察设计产值。是指施工企业内部的附属勘察设计单位对外承包完成的科研、勘察、设计工作的产值。
二、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原则和价格
(一)建筑业总产值,原则上按“工厂法”计算,即以独立核算的施工企业为对象,按每个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产值、企业内部核算的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为本企业施工活动服务的产值在计算本企业施工产值时已经包括,故不得重复计算。只有这些附属生产单位为外单位提供的施工服务产值、方可计算到总产值内。
(二)计算建筑业总产值的价格,施工产值按施工图预算价格或中标结算价、包干合同价计算产值;建安附属外销构件产值和勘察设计产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利润和税金。
三、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一)施工产值,一般采用“单价法”计算,即以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乘以预算单价,再加上一定比例的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等。
为简化建筑工程产值的计算方法,也可以按“部位进度法”计算。
(二)建安附属外销构件产值,按出厂价乘以实际完成数量计算。
(三)勘察设计产值,按实际收入计算。
四、计算建筑业总产值的几项具体规定
(一)“未完施工”不应计入施工产值。
(二)由铁路施工企业或单位总包工程,将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全民、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时,铁路总包企业施工产值不应包括分包单位完成的合同工程价值。但应计算在总包单位的工程任务总额内。
(三)铁路施工企业总包工程,由外单位提供劳务混岗作业所完成的产值,由铁路总包单位统计施工产值。
(四)铁路施工企业以单纯劳务形式承担施工任务时,为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劳务,不统计施工产值;在国内为外国建筑工程公司提供的劳务,其劳务收入计入施工产值。出国承包工程及提供劳务,其产值单独统计。
(五)在施工现场制作的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制作完成后,即可计算构件制作部分的价值;待安装到建筑物上,构成了工程实体、再计算安装费用。由外单位购入的或内部核算单位购进的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必须吊装完毕并构成工程实体时,才能计算构件本身价值和安装费用。
(六)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应按实际完成程度计算,由附属辅助生产单位制造的非标准设备,应在使用到本企业承建工程上去之后,再计算非标准设备本身的价值。
(七)使用国外进口材料、结构件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为了统一取费标准和统计数字的可比性,一般应套用国内相同材料的预算价格和费用来计算产值。
(八)凡属于生产、动力、起重、运输设备,非工业的医疗、科研、实验设备,专业性生产的设备,既用于生产也用于生活的设备,以及正式批准的设计预算中作为生产设备的设备安装工程,只计算安装费,不计算设备本身的价值。
随设备同时供应的管材,配件,零件,凡属于材料性质的,需经安装工人在现场进行下料煨弯、配制、组装、焊接检验的,除计算安装费外,还要计算这部分材料、配件、零件本身的价值。
(九)建筑物有机组成部分的暖气、通风等设备,按设计概(预)算规定统计,即在编制概(预)算时,如将这些设备视做材料处理的,其价值计入施工产值;如将这些设备列入设备购置费,则不统计设备本身价值,只计安装费。
(十)凡属于建设单位供应的成套仪表盘、柜、屏等设备,以及随主机设备配套的仪器、仪表,只计安装费。
凡由外单位加工的非标准设备未完成全部制作工序,而分片装运至安装现场后,仍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坡口校正、修理、组装、焊接、校验等工序的;为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所安装的管、线路和自控管、线路系统同时组合安装的一些仪器、仪表、配件、元件等,应计入施工产值。
(十一)因施工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不应计算在实际完成施工产值内;由于建设单位或设计上的原因(如变更设计、图纸错误)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应计算施工产值。
(十二)施工企业采用合理化建议,改变了施工方法,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经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部门同意,减少了实物工程量并节约了投资,仍按原工作量计算产值。
第12条 铁路建筑业净产值
一、建筑业净产值统计范围。
建筑业净产值是指建筑安装企业或单位在建筑安装活动中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建筑业净产值的统计范围原则上应和总产值统计范围一致,包括:施工净产值,建安附属外销构件净产值、附属勘察设计净产值。
二、建筑业净产值的计算方法
(一)生产法。即从建筑业总产值中直接减去建筑安装活动中的物质消耗价值求得净产值。
(二)分配法。即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角度出发,将构成净产值的利润、税金、工资、职工福利基金、利息及其他费用等相加求得。
第13条 铁路建筑业增加值
一、建筑业增加值的统计范围
建筑业增加值是指建筑安装企业或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建筑业生产和经营劳务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综合反映建筑业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即直接提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能真实地反映建筑业的投入、产出、规模、速度、效益和分配等情况。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铁路建筑业增加值的统计范围包括施工增加值、建安附属外销构件增加值和勘察设计增加值。
二、建筑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一)生产法(又称减法)。从生产角度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即从建筑业总产出中扣除建筑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耗的外购材料及购件、燃料动力和劳务等中间消耗而求得。
(二)分配法(又称收入法或加法)。从价值分配角度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即把利润、税金、工资、职工福利基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大修理基金和其他增加值相加求得。
第14条 竣工工程产值
竣工工程产值,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单位工程价值。是用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生产的最终成果。
一、计算竣工工程产值的条件
竣工工程,是指施工企业完成了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达到了设计规定的交工条件,经办理交工验收手续,移交给建设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
计算竣工产值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按照工程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已全部完成;第二,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了交工验收手续。铁路施工企业,只承包了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一部分,如厂房的土建、机房的设备安装等,只要按照合同规定内容全部完成(不管整个工程是否完工),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验收鉴定合格,办理了工程完工移交手续,即可计算竣工产值。
在交工验收制度还不完备的条件下,未经正式验收而已投产使用的工程,可视为竣工工程。
二、竣工工程产值统计的对象
竣工产值统计的对象,是指报告期内竣工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自行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如果一个单位工程(或合同工程)跨几个年度施工,其竣工价值应包括以前年度完成的价值。有的大型单位工程,如大型厂房、高级宾馆、各种管道、公路、铁路等,能够分跨、分层、分段施工并按合同规定,能够分开交付使用的,可分别计算其竣工产值。
三、竣工率
竣工率是一定时期内完成的竣工产值占同期施工工程全部价值的比率。
第15条 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
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是全面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量指标。
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是按照产品法计算的总产值。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产值之和。包括:施工产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交通运输产值、商业产值、勘察设计产值、其他产值。
第16条 工程任务总额
工程任务总额,是指施工企业在报告期完成的施工工程的全部价值,即施工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以及由建设单位委托完成的设备购置和其他非建安工程价值之和。工程任务总额指标是目前施工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管理活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包括施工企业承担的路内路外基本建设工程、更新改造工程、房屋和构筑物修理工程以及施工企业基地建设投资自完部分,但不包括施工企业基地建设工程招标或委外施工部分及单纯设备购置。总包工程,其转包工程部分则计入工程任务总额。

第四章 建筑产品产量统计
第17条 铁路建筑产品产量的涵义
铁路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产品,是为铁路运输部门和其它部门以及路外单位提供的固定资产,如修建的铁路、房屋等。由于建筑施工产品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规定按工程的施工进度所完成的实物量进行验工计价,并据此统计完成产品产量指标。
建筑施工产品实物量,在建筑业施工统计中,一般称为实物工程量。它是反映铁路建筑施工进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实物工程量指标的计量单位,要符合施工工程的性质和特征,以物理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完成的各种工程数量。如铁路铺轨公里等。实物工程量指标,具体表明铁路施工工程的性质和用途,反映施工工程的进度。是建筑施工企业据以编制和检查计划、平衡劳动力、计算施工产值、材料和施工机械需要量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分析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和研究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依据。
第18条 铁路建筑施工主要产品产量
铁路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实物工程量种类繁多,在统计中只统计主要实物工程量。
一、路基土石方,指铁路干线、支线、专用线等的区间和站场土石方,不包括路基附属工程土石方。
区间和站场土石方,包括人工和机械完成的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含换填渗水土壤)的土石方,但不包括桥头锥体土石方及桥台后缺口土石方。
其统计按设计断面方计算数量。
路基附属工程土石方,是指天沟、吊沟、排水沟、缓流井,防水埝、平交道的土石方以及改河、河床加固等土石方。
二、桥梁
桥梁是指铁路桥梁(包括铁路跨线桥),不包括公路桥和其他用途的桥梁。桥梁按竣工座和折合米统计,竣工座是指桥梁的基础、墩台、架梁、桥面及附属工程等按设计内容全部完成,经验收合格的桥梁(扩建的桥梁不计算竣工座只计算折合米);长度计算:建筑施工统计按桥全长计算,分别统计设计长度和换算长度及进度指标,换算长度将双线桥或多线桥换算成单线桥计算。铁路公路两用桥应按铁路通过的桥梁长度计算,不包括公路桥梁或引向公路的引桥长度。完成进度指标按折合米计算,折合米的计算按分部工程的价值(或主体圬工或预算工天)占桥梁全部价值(或主体圬工或总工天)的比重折算的长度。
按现行规定,桥梁按其长度分类为:
特大桥:桥长在500米以上;
大桥:桥长100米以上至500米;
中桥:桥长20米以上至100米;
小桥:桥长20米以下。
三、涵渠(或称涵洞)
涵渠是指铁路新建各种涵洞,按竣工座和折合延长米计算。
涵渠的构造包括基础、涵身、出入口端、翼墙及沟床开挖、铺砌等。
竣工座是指基础、涵身及附属工程按设计全部做完,经检查合格的涵洞。
折合横延米。按设计长度和换算长度分别进行统计。设计长度,即单孔涵或双孔涵洞的建筑长度为该涵洞的设计长度;换算长度是将双孔或多孔涵洞换算成单孔涵洞的长度,即用单孔长度乘以孔数而得。
四、隧道
隧道包括明洞和棚洞,明洞或棚洞与隧道连在一起的,按一座隧道计算座数和长度;独立的明洞和棚洞应单独统计座数和长度。
隧道按竣工座和折合米计算。竣工的隧道是指主体和附属工程按设计标准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的隧道。隧道长度按设计规定为进出口洞门端墙墙面之间的距离。计算时,以端墙墙面与内轨面的交线同线路中线的交点计算;双线隧道,规定以下行线为准;位于车站上的隧道,当隧道中有正线时,以正线为准(有两股正线时,以下行线为准);洞口设有通风帘幕的,隧道长度统一以帘幕洞门为准计算。
建筑施工统计,要计算设计长度和换算长度两个指标。设计长度,即按实际竣工的设计长度计算;换算长度,即将双线隧道或多线隧道折算成单线隧道长度计算。折合米的计算,对正在施工的隧道,按工序工程进度占隧道长度的比重计算。
按现行规定:隧道按其长度分类为:
特长隧道:全长10000米以上;
长隧道:全长3000米以上至10000米;
中隧道:全长500米以上至3000米;
短隧道:全长500米及以下。
五、铺轨
正站线铺轨的长度,按建筑长度和铺轨长度分别计算。建筑长度,即设计长度,自设计起点至终点的连续里程,铺轨长度,不包括道岔的长度在内,是实铺钢轨的延展长度。
计算铺轨的条件是:轨枕已铺齐,钢轨已铺上,联结零件已安装齐全,底碴已铺上,经过整道,能保证工程列车安全通过。
(一)正线铺轨,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铺轨分主线正线和其他正线两部分。统计时按建筑长度和铺轨长度计算,并分别统计主线正线铺轨和其他正线铺轨。
(二)站线铺轨:是指车站为办理客货运输服务的各种专用线路。具体包括:
1、站线:到发线、编组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是指站内救缓列车停留线、机车走行线、轨道衡线、刷车线、驼峰线及车辆站修线等。
2、段管线,是指机车、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为机车、车辆、机械走行、检修停放以及装卸等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如机车整备线、三角线、转盘线,以及机车车辆检修用的库线等。
3、岔线,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砂石场、港湾、码头及货物仓库)的线路,并在该线路内未设有车站的,独立专用线的站线另行单独统计。
4、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站线铺轨是指已经铺设了钢轨的建筑长度和铺轨长度。建筑长度是指自股道一端道岔的尖轨尖端计算至另一端道岔的尖轨尖端(或车挡)的距离。
六、通信
铁路通信分为长途通信、区段通信、地区通信和站场通信四大类。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目前建筑施工主要统计有线通信。
有线通信分为:架空电线路和电缆工程(包括架空、地下、水底电缆及光缆等)。有线通信线路的长度应按杆公里和沟公里计算,电缆按条公里计算。计算杆(沟)公里或条公里的条件是:杆塔已固定,通信线或电缆已挂设完毕,沟槽圬工已完成,电缆已敷设完毕,河床已处理,水底电缆已敷设完毕。
七、信号
铁路信号是直接指挥行车安全及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装置。信号以站为单位计算,按竣工站和折合站两个指标反映进度。竣工站是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已全部完成,经检查合格或虽有少量尾工,但已交付使用的,方能计算。
折合站可按照报告期内信号工程完成的建安价值占全部工程建安价值的比重折算。
八、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是提高铁路通过能力的一种信号装置,它是借助于轨道电路来变换信号显示指挥列车运行的。自动闭塞包括轨道电路、电气集中、集中信号电缆、电动转辙机、室内控制台、电力配电所等工程。
自动闭塞是指新建的独立自动闭塞项目。在反映施工进度时,采用折合正线公里统计。
九、接触网
接触网是直接供电于电力机车的电力线网装置,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触网包括杆塔、承力索、架导线、吸流变压器、回流线及其附属装置等工程。
反映施工进度,接触网按“折合正线公里”统计,接触网导线按“条公里”(实际架设的延展长度)统计。
十、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转换和分配电能的供电设施。电力机车的用电,是从国家的输电线路引入到牵引变电所,通过集电弓供给电力机车用电。
牵引变电所是指新建的牵引变电所,按折合处和竣工处指标反映进度。
十一、给水
铁路给水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输生产和生活的必要设施。给水工程包括:水源井、集水池、管道、水塔、贮水池、水鹤及软水、净水等构筑物。
铁路给水包括生产给水和生活给水,以“处”为计算单位。按设计规定,独立系统的给水工程为一处。一般车站给水以一个站为一处;特等站或枢纽站有两个以上给水系统的,则按实有数计算。
给水工程以竣工处和折合处来反映施工进度。给水竣工处是指独立的给水系统按设计规定、内容已全部完成,经验收合格或虽有少量尾工,但已交给使用单位使用的,即可计算竣工处,给水折合处是指报告期完成给水工程价值占全部给水工程价值的比重来折合计算。
十二、房屋建筑面积
反映房屋建筑的规模、速度和进度,统计主要有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折合面积和竣工率等指标。
(一)新开工面积,是指报告期内新开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包括上期开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面积和上期停建而在本期复工的面积。
(二)施工面积,是指在报告期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和上期施工或停建跨入本期继续施工或复工的面积,以及本期已竣工的面积。
(三)竣工面积,是指在报告期内,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经验收合格的面积,包括本期开工和以前开工而在本期竣工的面积。
(四)折合面积,是指按房屋各部位占全部房屋的比重而折算的面积,是反映施工进度的指标。折算的办法可以按价值或定额工天计算。
(五)竣工率,是指报告期内房屋竣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重,反映一定时期内房屋工程的竣工程度。

第五章 建筑产品质量统计
第19条 铁路建筑产品质量统计范围及依据
建筑产品的质量是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为对象进行验收评定。铁路建筑产品质量统计只反映最终建筑产品中的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和施工工程质量事故。
单位工程质量,是指完成工程承包合同或设计规定的全部内容,具备交付使用或投产条件,经质量管理部门验收评定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在工程上的质量事故。不包括(1)本单位附属生产单位生产的预制构件在出厂前发生的事故;(2)在设备开箱验收或清洗时,发现机械设备本身损坏的事故;(3)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质量事故;(4)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事故;(5)返工损失金额在规定限额以下的事故。
建筑产品质量统计按质量检查、监督部门的单位工程验收评定报告和工程质量事故通知单为依据。
第20条 铁路建筑产品质量统计指标
一、最终建筑产品质量统计指标。反映最终建筑产品质量的统计指标有:单位工程(或房屋建筑面积)优良品率和一次交验合格品率。
优良品率,是指在报告期内经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中评为优良的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所占的比率。
一次交验合格品率,是指报告期内第一次交付验收评为合格的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与报告期第一次交付验收鉴定的全部单位工程个数(或房屋建筑面积)的比率。
二、工程质量事故统计指标。反映铁路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事故指标有:质量事故次数、返工损失金额和返工损失率。
质量事故次数,是以同一操作过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在同一次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算一次;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在每台单件设备安装完毕后所发生质量事故算一次;大型或联动设备按每一施工工序中所发生的质量事故算一次;经返工修补后,如仍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应重复计算质量事故次数。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工程,在报告期发现的质量事故,应计入报告期质量事故次数。铁路质量事故次数统计,按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应分别统计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返工工程损失金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施工质量事故进行返修而实际损失的金额,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和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扣除被拆下可利用的材料价值)。一般按自年初累计损失金额进行统计。
返工损失率,是指返工工程损失金额和施工产值的比率。

第六章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第21条 编制铁路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的目的和依据。
编制价格指数是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对建安工作量的影响,使不同年度的建安工作量具有可比性,以便准确地计算铁路建设规模及其发展速度,反映铁路建筑产品的真实成果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编制依据,按施工企业当年完成的建安工程或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在当年内竣工的单项工程的建安工作量和工程概(预)算进行编制的。
第22条 编制铁路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一、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种计算方法。
(一)按施工企业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计算,即按建筑安装工程价值的构成,首先计算出直接费、间接费的价格分指数,然后再推算出企业建筑安装工程总指数。这种方法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任何施工企业。
(二)按单项工程的竣工价值计算,即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当年竣工的工程,根据其竣工决算资料,分别计算出各单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直接费、其他费等,据此首先计算出各单项工程的价格指数,然后再根据本年度完成各类工程所占比重,推算出本企业的建筑安装工程的总指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工期较短的住宅及其他建筑物。
(三)按单项工程当年完成的建安工程价值计算,即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项工程,根据概(预)算资料,分别计算出各单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直接费、其他费的建安工程价值指数。然后将各单项工程的有关资料汇总后,再求出本企业综合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总指数。
二、价格指数计算公式
∑p1 q1
价格指数=----------
∑p0 q1


式中:q1 报告期实际耗用量
p1 报告期单价
p0 基期单价
三、计算价格指数的步骤
建筑安装工程总价格是指由直接费和其他费用两大部分构成的,这样就需要先计算直接费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运杂费、其他直接费等单项价格指数,然后分别计算出直接费和其他费用两个价格分指数,最后再计算建安工程的价格总指数。
(一)直接费价格指数:需先分别计算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运杂费和其他直接费的个体指数,然后再计算直接费价格指数。
1、人工费价格指数:报告期和基期定额日工资是以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结算时的标准日工资为准。
2、材料费价格指数:
(1)如没有报告期材料预算耗用量,可用实际耗用量代替。由于建筑安装工程所耗用材料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计算,可以选择耗用量大、价格高的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地方建筑材料、其他材料(化工材料、电料、构件、水暖器材、玻璃、油漆等)进行计算。但所测算材料价值之和应占全部材料费的60%以上。
(2)报告期和基期材料单价是以施工单位(乙方)和建设单位(甲方)结算时的预算单价为准。
(3)材料费中应包括由建设单位负担的材料价差。
(4)钢材内包括:钢轨及配件、道岔;木材内包括枕木;构件内包括:钢门窗、水泥电杆、钢筋混凝土轨枕等。
由于施工机械使用费、运杂费、其他直接费,这三种费用,内容比较复杂,且占直接费的比重较小,可不必单独计算价格指数。因此应把施工机械使用费和运杂费分别摊入人工费和材料费中。其分摊方法是以人工费和材料费各占其和的比例,分别乘以施工机械使用费与运杂费之和,即得出分摊数字。但其他直接费应全部摊入人工费内。如某企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机械使用费数值很大,可单独计算机械费价格指数。
(二)其他费用价格指数
1、在计算其他费价格指数时,首先应确定间接费的费率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报告期和基期费率不变,其他费的价格指数和直接费的价格指数是相同的。如果报告期的其他费的费率发生了变化,则应按下列公式求出基期的其他费价值,然后再计算其他费的价格指数。
报告期间其他费
基期其他 价值率变更增加或减少的价值
费价值 =--------------------------
报告期直接费价格指数


2、根据《国家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将计划利润和税金(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列入建安工程价值中,由于这两种费用数值不大,因此,将计划利润和税金并入其他费价格指数中计算。
综合以上直接费和其他费两项费用的价格指数,就可以计算出全部建筑安装工程总值价格指数。

第七章 建筑工程材料消耗及能源统计
第23条 主要建筑材料消耗总量
一、建筑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及规定
(一)计算建筑材料消耗量的原则和具体规定
1、计算建筑材料消耗总量,必须以产品(单位工程或建设项目)为对象。具体包括:房屋建筑和土木建筑工程直接耗用的材料,为本企业承包工程加工制作金属构件、预制构件和非标准设备等所耗用的材料,现场仓库保管、场内运输和操作过程中所损耗的材料。不含施工工具、施工机械维修等耗用的材料,施工现场以外储运过程中损耗的材料。
2、已办理领料手续或实际已领出材料,并未投入施工生产而存放在现场或车间的,不计入消耗量。
3、在施工中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即计入消耗量,以后回收使用的不再重复计算。向外单位租赁使用的模板和架设工具等,只支付租赁费用不计算消耗量。
4、需要加工改制后使用的材料,改制后不再重新入库的应计入消耗量,若重新入库,日后再领用的只统计为加工拨出量而不计入消耗量。
5、受外单位委托来料加工制作或外销的金属结构件、预制构件和非标准设备等耗用的材料,不计入消耗量。
6、用于返工工程的材料,无论是施工单位造成的返工,还是建设单位或设计原因造成返工,所耗用的材料应计入消耗总量。
(二)计算建筑材料消耗量的几种方法
1、根据领料单直接计算消耗量。这种方法是按照期末现场盘点和领、退料原始凭证进行计算。即报告期领料数量减去期末退料数量。
2、根据组合材料实际耗用量和材料配合比推算消耗量。此种方法是将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砂浆、混凝土和结构件等按照组合材料的耗用量的配合比,分别推算出各种材料的实际消耗量。
3、根据平衡法推算材料消耗量。以原始帐目为依据,按照期初库存、期中收入和拨出以及期末与期初之间的数量关系,推算出报告期的材料消耗量。
二、主要材料消耗量
(一)钢材,是指成品钢材,包括钢轨及其配件,大、中、小型钢和带钢,特、中厚钢板,薄钢板,硅钢片,优质型钢,线材,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和其它钢材等。不含钢锭、钢材边角料,已使用过的旧钢材,铸铁管以及钢丝绳、铅丝等金属制品。
(二)木材,包括原木、锯材以及各种人造板,不含小规格(直径6厘米以下)和废旧木材。
(三)水泥,包括普通建筑水泥、装饰水泥和特种水泥,不含无熟料水泥和土水泥。
三、建筑材料消耗质量指标
(一)每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或施工产值材料消耗量:
1、每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或施工产值钢材消耗量;
2、每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或施工产值木材消耗量;
3、每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或施工产值水泥消耗量。
(二)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一般以房屋建筑面积和实物工程量来计算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三)主要材料节约率。
(四)施工产值物耗率,即每万元施工产值中物资消耗所占的比重。
四、主要材料节约量指标
主要材料节约量是将报告期主要材料实际消耗量,减去定额或计划规定消耗量后所得的数量。计算主要材料节约量的指标有:
(一)钢材节约量;
(二)木材节约量;
(三)水泥节约量。
第24条 建筑能源消耗量
一、建筑能源消耗的统计范围
建筑能源消耗量是指报告期内实际耗用于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能源消耗量。包括建设工程直接施工生产能耗量、辅助施工生产能耗量以及附属生产系统为施工生产服务所消耗的能源量。不含独立工业、运输生产、多种经营、生活及其它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能源量。
二、建筑能源消耗总量的计算方法
由于能源种类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在计算能源消耗总量时,不能将不同能源的消耗量直接相加。因此,计算时必须将不同的能源消耗量折算成同一标准计量单位后,再将各种能源消耗量乘以折算系数换算成标准煤进行计算和统计。
三、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一)能源利用水平指标
1、单位实物工程量单项能耗(分能源品种统计);
2、单位实物工程量综合能耗(折标准煤统计);
3、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或施工产值单项或综合能耗。
(二)能源节约指标
1、节能率。节能率是反映能源节约程度的综合指标,是指节能量与相应的基期可比能源消耗量之比率。

第八章 施工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及职工伤亡统计
第25条 铁路建筑施工企业全部职工人数统计范围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人数统计范围是指凡在建筑企业工作并由其直接支付工资的全部人员。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全部职工中不包括离、退休,退职职工;经单位批准停薪留职、自费入学、出国探亲以及离开本单位自谋出路保留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身份的人员;经主管部门批准发包给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拆洗缝补、房屋修缮、装卸、搬运、短途运输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全民所有制单位中,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职工;已由国家依法判刑并开除路籍的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有计划从农村招用的参加铁路、公路等大型土石方工程工作的民工等。
第26条 铁路施工企业职工的分类
一、按用工制度划分
(一)固定职工,是指经国家劳动部门或组织部门正式分配、安排或批准招收为固定职工的人员。包括出勤、因故未出勤的,编制内的,编制外的,在职的,在国外工作的,试用期间的以及临时借到其他单位工作,但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二)合同制职工,是指在用工制度改革中试行的、在国家劳动计划以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考核录用的人员。包括铁路使用的农民轮换工和施工企业使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
(三)临时职工,是指根据国家劳动计划,经各级劳动部门批准临时使用的,到期可以辞退的人员,包括从事季节性、临时性生产和服务工作的人员,和以“民工”、“合同工”名义从农村中招用属于临时工性质的人员。
(四)计划外用工,是指在国家劳动计划以外,通过各种形式吸收到全民所有制单位,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生产或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人员。这部分人员,不论其工资的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不论是否享受劳动保险待遇,也不论是否吃商品粮,都应算计划外用工。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工业、建筑业(施工单位和筹建机构)、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教育部门。
三、按岗位划分为工人或生产人员、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其他人员。
其他人员是由企业支付工资,但从事工作与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
(一)农副业生产人员,指专门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或自办农场的全部人员。
(二)出国援外劳务人员,指支援外国工作及为国外提供劳务人员。
(三)长期(六个月以上)学习人员。
(四)长期(六个月以上)病、伤假人员(包括产假人员)。
(五)派出到外单位工作人员,指离开本单位被派到外单位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
(六)其他人员,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超过六个月以上的人员,自动离职人员,被拘留人员,逮捕未判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留职离岗休假人员,退养人员等,还包括列入商业中的全部多种经营人员。
第27条 职工期末和平均人数统计
一、期末人数,即报告期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期末一般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已经招用但到期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指标均不得做为期末人数统计。
二、平均人数,指报告期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按照范围的不同分为企业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和施工单位的平均人数。
(一)企业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包括工业、建筑业、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和教育部门的人员。
(二)施工单位的平均人数,指从事建筑生产、附属辅助生产和其它生产的平均人数。包括:
1、从事土木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等建筑生产活动。
2、从事建筑制品、建筑机具的制造和修理,材料供应,建筑运输等附属生产活动;从事勘察设计、建筑科研、技术咨询等生产活动等人员。
(三)平均人数分类与期末人数相同
(四)平均人数计算的指标有月度、季度、年度平均人数。
第28条 建筑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统计
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由工资科目或工资科目以外的其他各项经费科目、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其他工资和津贴。
职工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各种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组成。
职工工资总额中不包括:
1、由国家科委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和采用单位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
2、有关劳动保险方面的费用,如退休金、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及抚恤费。(但是由劳动保险费开支的六个月以上长期病伤假人员工资应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3、有关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如医药卫生费、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及集体福利设施费、农副业生产补贴、工会文教费等(但由上述费用支付的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仍应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4、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
5、由企业基金、企业利润留成或其他费用支付的集体福利费用、上下班交通费、探亲路费、洗理费等。
6、劳动保护的有关支出,如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清凉饮料及特殊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用支出的保健食品待遇。
7、稿费、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8、差旅费、助勤补助费、误餐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9、对来企业工作职工自带工具、放畜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10、因录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和管理费。
11、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12、计划生育补贴和计划生育奖。
13、持单椐报销的书报费。
建筑施工企业平均工资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可用月、季、年工资总额除以平均人数计算。
此外,民工的人数和工资总额应另行统计。
第29条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劳动成果和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消耗之间的比率。它反映施工单位职工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建筑产品的能力。
一、施工单位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以价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分为:
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它是以建筑业总产值为总量指标,按人员包括的范围不同有两种计算办法。
(1)用建筑业总产值除以扣除出国劳务人员平均人数、加上民工平均人数后的施工单位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用建筑业总产值除以扣除其他人员平均人数、加上民工平均人数后的施工单位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按人员包括的范围不同也有两种计算办法:
(1)用施工产值除以扣除出国劳务人员平均人数、加上民工平均人数后的施工单位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用施工产值除以扣除其他人员平均人数、加上民工平均人数后的施工单位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二)以实物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实物数量与劳动消耗的比值。有两种表现形式:
1、按竣工房屋面积计算的实物劳动生产率,即“人均竣工面积”。
2、按工种工程计算的实物劳动生产率
按工种工程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表明某些主要的工种工程的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
第30条 工时(天)利用情况统计
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的基本单位是工日和工时,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为一个工时,劳动一个工作班为一个工日。一般施工单位按工日统计,不满一日的按小时折算为工日。
一、劳动时间利用统计的范围
指生产工人和学徒,不包括脱产六个月以上的工人和小车司机、炊事员、勤杂工等。
二、劳动时间的构成
劳动时间分为日历工日数、制度公休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日数、停工工日数、缺勤工日数、公假工日数、实际工作工日数。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劳动时间构成绝对数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主要有:出勤率、出工率、平均作业天数等。
(一)出勤率,指生产工人在制度工作时间内出勤的程度。
(二)出工率:指工人出工工日利用的程度。
(三)平均工作天数,即每个生产工人在报告期内实际工作的天数。
第31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统计
一、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统计范围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统计范围,是指本单位管理区域以及本单位生产活动所涉及到的区域。具体包括:
(一)在生产领域参加建筑施工和生活劳动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
(二)从事与本单位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和技术改造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急性中毒。
(三)在车间或露天作业时,在高温中暑使工作中断的职工。
(四)企业的临时简易工棚、休息室或集体宿舍倒塌,造成伤亡的职工。
(五)在生产区域内上下班过程中,由于建筑物、设备、材料、电杆、桥梁倒塌等造成伤亡的职工。
(六)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和上下班等过程中,被企业各种运输车辆撞压、造成伤亡的职工。
(七)受企业指派搬运重物,被压内伤造成吐血的职工。
(八)从事企业工作,因劳动条件不良而造成的职工职业病(符合卫生部公布的职工病名单规定),使工作中断及造成残废和死亡的职工。
(九)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及救火时造成伤亡的职工。
二、职工伤亡事故的类别
职工伤亡事故按伤亡程度可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类,并要分别计算职工死亡、重伤和负伤频率。

第九章 施工机械设备统计
第32条 铁路施工机械设备数量统计
一、机械设备数量统计的范围
机械设备数量统计的范围是指施工企业或单位作为固定资产已经建帐、立卡的全部机械设备。即按固定资产所在权进行统计。
二、机械设备的分类
机械设备统计是在机械设备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机械设备按其分布、技术状况及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机械设备的分布状况分类
1、施工机械设备
2、附属辅助生产设备
3、运输机械设备
4、其他机械设备
(二)按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分类
1、完好机械设备
2、在修机械设备
3、待修机械设备
4、不配套机械设备
5、待报废机械设备
6、封存机械设备
(三)按机械设备的用途分类
1、土石方机械
2、动力机械设备
3、起重机械
4、运输机械
5、混凝土机械设备
6、线路机械设备
7、其他机械设备
三、机械设备数量统计
(一)机械设备实有台数,是指报告期末企业或单位实有的机械设备台数。报告期末企业或单位机械设备实有台数,可按报告期初数加报告期内增加数减报告期内减少数求得。
(二)机械设备平均台数,是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机械设备台数。计算时,公假日的机械设备台数按前一天的台数计算。
第33条 铁路施工机械设备能力统计
一、计算机械设备能力的原则
机械设备能力是指机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设计生产(或查定)能力。计算机械设备能力应以设计能力为准。由于技术革新或其他原因已超过设计能力,或者由于设备磨损陈旧或其他原因达不到设计能力时,则按主管部门批准的查定能力或计划能力计算。机械设备能力按机械设备的工作部分的容量(或功率)计算。
二、机械设备能力统计
1、实物能力,是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同类机械设备设计能力或查定(计划)能力的总和。
2、平均能力,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机械设备能力。即用报告期日历天数与报告期内每天的同类机械设备的能力数相加之和相除求得。
第34条 铁路施工机械设备台日、完好利用情况统计
一、机械设备台日统计
(一)日历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本企业实有的机械设备台数(不管机械设备的技术和工作状况)与其在册日数的乘积。
(二)例假节日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国家规定的例假节日中,本企业每天实有的机械设备(不管技术工作状况)总和。即报告期全部机械设备与例假节日数的乘积。
(三)制度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设备(不管技术、工作状况如何)乘制度日数(日历日数减例假节日数之和;或用日历台日数减例假、节日台日数)求得。
(四)完好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日历(或制度)台日数内处于完好状况下的机械设备台日数。包括修理不满一日的机械设备。不包括在修一日以上和待修、送修在途的机械设备。
(五)实作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机械设备实际出勤进行施工的台日数。不论在一日内参加生产时间长短或分作几个台班,均算为一个实作台日。
(六)例假节日加班台日数,是指在国家规定的例假节日期间机械设备加班的台日数。
(七)台日完好率,是指报告期制度台日数内机械设备完好台日数与报告期制度台日数的比率。计算时,如例假节日加班,则在分子和分母均应加上实际加班台日数。
(八)台日利用率,是指报告期制度台日数内的机械设备实作台日数与报告期制度台日数的比率。计算时,如例假节日加班,则在分子和分母均应加上实际加班台日数。
第35条 铁路施工机械设备价值和功率统计
一、年末自有机械设备价值,是指年末本单位自有的施工机械设备附属辅助生产机械设备、运输机械设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等全部生产用机械设备的价值。分别按原值和净值统计。
(一)机械设备原值,是指本单位在获得全新机械设备时所实际支付的全部价值。
(二)机械设备净值,是指机械设备经过使用磨损后实际存有的价值,即原值减去折旧后的净额。
二、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是指列为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功率,以“千瓦”为计量单位。功率分别按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和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统计。
(一)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是指年末本单位自有施工机械设备、附属辅助生产机械设备、运输机械设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的总千瓦数,按设计能力或查定(计划)能力计算。
(二)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是指年末本单位自有的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千瓦数。
三、技术装备率,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与全部职工(或全部生产工人)实有人数的比值。
四、动力装备率,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与全部职工(或全部生产工人)实有人数的比值。
五、装备生产率,是指报告期自行完成的总产值或施工产值与报告期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的比值。
第36条 铁路施工机械化程度统计
施工机械化,就是在施工生产中使用机械操作来代替手工劳动。反映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工种工程机械化程度,是指各项工程机械化完成实物工程量与各该项工程完成的全部实物工程量的比率。
二、综合机械化程度,是指报告期由机械化施工完成的各种实物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全部实物工程量的比率。由于实物工程量的性质不同,计量单位各异。在计算综合施工机械化程度时,需采用工日对比法计算,即把机械化施工完成的各种实物工程量与全部实物工程量均统一换算成使用工日,然后加总对比。

第十章 施工企业财务主要指标统计
第37条 固定资产的涵义、范围及构成
一、涵义。固定资产是固定资金的一种实物形态,它是企业内可供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实物资料。
二、范围。企业拥有的各种劳动资料,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二)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不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为低值易耗品。但有些劳动资料庆视其特殊情况,按主管部门制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确定。 三、构成。企业
固定资产由以下七类构成: (一)生产用固定资产; (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三)未使用固定资产; (四)租出固定资产; (五)不需用固定资产; (六)土地; (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第38条 固定资产价值统计
一、固定资产原值,指在购置、建造和以其他方式取得某项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全部费用及改、扩建所追加的费用。它可以反映企业占有固定资产的总规模。
二、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额后的差额,它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现存的价值,即尚未耗用的那部分净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按其耗损程度逐步提取的那部分价值,即转移到建筑安装工程(产品)成本中的那部分价值。
第39条 固定资产统计的考核指标
一、固定资产利用率,指报告期内企业完成 总产值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之比,通常以每百元固定资产完成的总产值表示。
二、固定资产净值,该指标是固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逆指标,反映每百元产值占用固定资产的程度。
三、固定资产利润率,指每百元固定奖金平均净值能实现的利润程度。
第40条 流动资金的涵义
流动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处于生产、流通领域内供周转使用的资金。具体包括构成建筑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施工机具维修用的机械配件,以及不属于固定资产的低值易耗品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等。
流动资金的划分。流动资金按其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定额流动资金和非定额流动资金。
一、定额流动资金,指企业根据正常需要量核定占用额、实行定额管理的流动资金,主要包括储备资金、生产资金、附属生产单位的成品资金、应收已完工程款和备用金等规定的定额占有量。
二、非定额流动资金,指企业在事先难以确定定额需用量,不能实行定额管理的那部分流动资金,如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在途货币和其他应收款等。
第41条 流动资金的考核指标
一、周转速度,即反映资金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额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和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来进行考核。
二、定额流动资金利用率,指报告期内企业完成的总产值与定额流动资金之比,反映企业每百元定额流动资金完成总产值的程度。
三、定额流动资金占用率,是定额流动资金早用率的逆指标,反映企业完成的每百元总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的程度。
四、定额流动资金利润率,即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利润总额与占用的流动资金总额的比率,它反映每百元流动资金能实现的利润程度。
第42条 工程成本的涵义及其构成
一、工程成本的涵义、工程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转移的物质消耗及支付给施工人员劳动报酬的货币表现。工程成本按其作用分为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一)预算成本,指以工程图纸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实物量,按预算规定的预算单价和取费标准计算的工程成本,它是考核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的依据。 (二)实际成本,指建筑安装工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
二、工程成本的构成,工程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 (一)人工费、指应列入预算定额的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人员及附属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人的基本工资、附加工资和工资性津贴、劳动保护费及生产奖金。
(二)材料费,指应列入预算定额的材料、构件、零件和半成品的用量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量,与相应的预算价格计算所得的费用。
(三)施工机械使用费,指列入预算定额的施工机械台班量和台班费用定额计算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使用费及相关的其他费用。
(四)其他间接费,指预算定额分项中和间接费定额规定以外的现场施工生产需用的费用。
(五)间接费,指不能直接分摊到单位工程上去的费用,包括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
第43条 工程成本考核指标
一、工程成本降低额,即预算民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二、工程成本降低率,即工程成本降低额与工程预算成本的比率,它反映工程成本的降低程度。
第4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暂行)

国家环保局


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暂行)


1991年2月21日,国家环保局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环境监测网络的运行机制,加强监测数据资料管理,确保监测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及时的提出各种环境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服务。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关于建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制定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增强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科学性,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实现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化,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确保为管理服务的及时性,加强监测网络间的联系,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和效益。
第二条 环境监测工作是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进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由国家级(一级)网、省级(二级)网、地(州、市)级(三级)网组成。一级网成员单位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务院各部(委)、局、总公司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地(州、市)环境监测站、各省厅(局)环境监测站组成;三级网由地(州、市)环境监测站、各县(旗、区)环境监测站、各市有关局、大中型企业环境监测站组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地(州、市)环境监测站分别是各级监测网的技术牵头单位。本制度适用于上述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站。
第三条 本制度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制定、解释和修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将其列为优秀监测站的评比条件之一,定期公布本制度执行情况,并进行表彰。

二、环境监测简报制度
第四条 县级(含县)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简报。
第五条 环境监测简报内容为:报告各类监测工作情况、环境质量主要问题、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情况。报告格式由各地自行规定。
第六条 环境监测简报的报送范围是:各级环境监测简报主送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上一级环境监测站。凡承担有国控测点任务的监测站需同时抄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第七条 属二级、三级监测网的部门监测站负责编制《××部门监测简报》,内容、格式由部门自行规定,报同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同级网络牵头单位。
第八条 环境监测简报应及时反映当地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情况,原则为一月一报。

三、环境监测季报制度
第九条 参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城市环境监测站先期执行环境监测季报制度,负责编制本地区环境监测季报,逐步过渡到地、州、市(含地、州、市)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编制环境监测季报。
第十条 环境监测季报内容为:当季环境监测工作概况(含监测布点、采样、监测频次、实验室工作概况、数据概况等);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及结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有关监测的进展情况;主要环境质量问题及污染事故监测情况。
第十一条 季报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评价方法等技术问题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环境监测季报的编写周期为每季一编,每季第一个月底前报出上季度环境监测季报,季报格式由各省自行规定。
第十三条 环境监测季报的报送范围是:主送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上一级环境监测站。参加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城市需同时抄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第十四条 属二级网的部门监测站负责编制的季报、内容、格式由各部门自行规定,每季度第一个月底前报上一季度环境监测季报,主送同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同级网络牵头单位。
第十五条 为提高季报的质量,国家环境保护局定期组织总结、评优活动。

四、环境质量报告书制度
第十六条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综合成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环境质量报告书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以监测站为主要力量,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编写,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环境质量报告书》按内容和管理的需要,分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和5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两种,即1年一小编,5年一大编。每年3月底前报出上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简本,6月底以前报出详本。每逢报告书大编年只要3月底前编制上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简本,不编详本。
5年一编的报告书,不编简本,8月底以前报出详本。
第十八条 《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内容参照《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另发),《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方法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另发)执行。
第十九条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技术成果,应参与科研成果、工作成果评定。
第二十条 为保证各级环境质量报告书编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环境监测站(含部门环境监测站)须按时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环境监测站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要按统一规定于每年1月底前,以计算机软盘形式,将你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国控测点上年度的监测数据汇总后,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第二十一条 《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报工作暂定地(州、市)级以上单位进行,县级环境质量报告书由县(旗、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自定。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起始年为1991年。
第二十二条 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质量,推动编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环境保护局定期组织总结、评比活动。

五、环境监测年鉴制度
第二十三条 《环境监测年鉴》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基础技术资料汇编。地(州、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含部门环境监测站)负责主编一年一度的环境监测年鉴,所需数据、资料由同级网络成员单位提供,县级环境监测年鉴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第二十四条 《环境监测年鉴》的基本内容为:监测工作基本情况(含站网人员、装备等自然情况统计数据、测点统计数据、重大监测工作、监测科研活动统计数据、污染事故监测统计数据)等;监测结果(各环境要素监测的原始数据及污染源原始数据)。编制原则:对所有监测数据只分类、筛选、整理,不做评价;编入数据的类别、深度应具有年际可比性;以监测系统本身的监测数据为主,社会调查为辅。
第二十五条 《环境监测年鉴》编写技术规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制定(另发)。
第二十六条 《环境监测年鉴》于每年10月底前编制完毕,根据需要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上一级环境监测站。承担国控测点监测任务的监测站需同时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六、数据、资料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 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均为国家所有,任何个人无权独占。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引用和发表未经正式公布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第二十八条 根据有关规定,系统的监测数据资料属秘密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的有关规定管理。环境监测系统秘密性数据、资料指:市控、省控、国控测点各环境要素监测的系统原始数据;各级环境监测年鉴、环境质量报告书、市控、省控、国控污染源的系统监测数据及统计数据。任何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向外部提供,均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具体审批程序为:
1.各级监测站向外部提供监测数据、资料需先填写数据、资料出站报告单(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报告单格式),填写数据(资料)量、用途、去向。
2.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向外提供的必要性,签署审批意见。
3.数据(资料)分有偿及无偿提供两种,不违反国家现行保密制度的条件下,有偿提供的需先办理财务手续后再提供数据、资料。
第二十九条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是全国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据中心,负责管理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报送的数据、资料,未经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权将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转让和向外发布。
第三十条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在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有质量控制措施。一切出站数据均应以课题(专业)组长、室主任、总工程师(或业务站长)三级审核,并要按规定进行质控数据审核,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审核情况。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它部门所属的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按逐级呈报方式,向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上一级环境监测站呈报监测数据资料。上一级环境监测站有责任向下一级监测站提供汇总后的有关监测数据资料。

七、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污染源监督监测报告形式另有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2号


《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NO:SC070372)已由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1年9月29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未成年人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未成年人有义务接受法律、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等知识宣传,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珍爱生命,掌握基本的生存常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处理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事务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听取其意见。
第五条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同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等成员单位组成,主任委员由同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不设立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督促并指导社区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第六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在同级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督促国家机关、社会、学校和家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三)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接受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举报、投诉,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为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寻求法律帮助;
(五)制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
(六)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对本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和下一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八)处理其他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事项。
第七条 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下列工作:
(一)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组织开展对未成年人的革命传统、纪律和法制等教育;
(三)组织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
(四)组织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与科技活动;
(五)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帮教工作;
(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的理论研究工作;
(七)其他有关工作。
第八条 对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合或者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投诉或者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应当记录,并及时依法调查、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相关部门。
第二章未成年人的权利
第九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十条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平等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
第十一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命权。生命垂危的未成年人有权获得国家和社会的及时抢救。禁止弃婴、溺婴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未成年人的生命权。
第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不受侵犯。禁止以暴力、虐待、性侵害等形式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禁止拐卖、盗抢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婴幼儿的人身自由。
第十三条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民事权益。
禁止非法剥夺未成年人的荣誉称号。未成年人的隐私不受他人非法侵扰、收集、利用和公开。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有接受监护的权利,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权获得抚养、接受教育和保护。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财产权。
未成年人通过继承、受赠和以其他合法方式获得的财产受法律保护。在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有休息和娱乐的权利。
未成年人有权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宜的健康有益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有权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十七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保健等权益。
第十八条 适龄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承担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与自由。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
国家机关、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研究与创作的健康有益工作,应当给予鼓励和帮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发现、发明、专利、著作等权利,以及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三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等监护职责,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让未成年人在尊严、宽容、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让未成年人珍惜生命与健康。培养预防、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
第二十三条 家庭应当鼓励未成年人参加与其年龄和身心健康相适应的家务劳动、社区公益服务以及各类积极健康的有益活动,但不得让其从事影响身心健康的劳作和活动。
第二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歧视、侮辱、体罚、殴打、谩骂、虐待、遗弃、买卖未成年人或者溺婴;
(二)放任、迫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三)以牟利为目的允许、放任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卖艺或者乞讨;
(四)非法侵占、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
(五)教唆、纵容、包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六)强迫未成年人订婚、换亲或者允许、放任、强迫未成年人与异性同居;
(七)放任、强迫未成年人参加迷信活动或者其他邪教活动;
(八)让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九)放任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离家出走;
(十)剥夺、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
(十一)其他不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影响其健康成长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下列行为:
(一)吸烟、酗酒、买彩票;
(二)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三)旷课、逃学、沉迷网络、电子游戏;
(四)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流浪乞讨;
(五)赌博、偷窃、吸毒、卖淫、嫖娼;
(六)携带管制刀具;
(七)毁损公共设施及其他公私财物;
(八)阅读、观看、收听含有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九)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十)其他违背社会公德或者违法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家庭中的其他成年人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教育、保护未成年人。
第二十七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并及时将委托监护的情况告知未成年人及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就读学校或者村(居)民委员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委托监护时,应当充分考虑受委托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家庭环境、经济状况、道德品质、安全保障等基本情况,并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遗弃、虐待、强迫结婚及其他严重危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其监护人资格。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教育费用。
人民法院另行指定监护人时,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
第二十九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接受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学习正确的教育和监护方法,以健康思想、良好言行和正确方式教育、影响和保护未成年人。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
第四章 学校保护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制,保持与未成年学生家庭、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和相关单位的联系,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对学校的考核范围。
第三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及其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侮辱、恐吓、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有损人格尊严及生命健康的行为;
(二)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商业性剪彩、奠基、庆典等活动,或者以牟利为目的要求未成年学生从事劳动;
(三)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滥收费用;
(四)索要或者变相索要礼品和财物;
(五)强迫、变相强迫推销读物、印制作业等;
(六)在发生突发事件等危急情形下未优先组织未成年学生疏散躲避;
(七)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在户籍所在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居住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
第三十三条 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要求以及课时、课外作业量、组织未成年学生补课的有关规定。
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课外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保障未成年学生的休息、娱乐,保障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节假日期间,中小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等应当向本校未成年学生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将涉及公民行为的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行为规范纳入教学计划,配备法律教材,开设法律基本知识课程,培养未成年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三十五条 学校应当配备心理健康辅导员,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对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的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规范未成年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的时间与空间区域,禁止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干扰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学校应当向未成年学生宣传互联网法律法规,教育未成年学生合理、正确使用手机、电脑等上网工具,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
学校应当建立防范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逃课上网或者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有关制度。
第三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装修和设备设施的配置必须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有关安全与质量标准,严格依法验收,并应当建立健全定期检查维修制度。
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应当建立健全饮食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规定,保证未成年人的饮食安全。
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应当依法建立健全校园门卫安全、寄宿学生安全、实验室安全、接送未成年人校车安全、幼儿和低年级学生上学放学交接安全等管理制度,确保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有逃课、暴力等不良行为或者发生其他涉及未成年人安全情形时应当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第三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应当向未成年学生普及各类安全常识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与能力,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未成年人进行逃生自救演练。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发生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第三十九条 学校相关设施建设和使用,应当根据未成年男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区别对待,并应当照顾未成年女学生。
学校与老师在未成年女学生经期内不得安排其超过生理承受强度的体育活动等。
第四十条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实行停课、转学、退学、开除。
因故处分未成年学生的,应当听取未成年学生及监护人的陈述和申辩,并在处分决定中说明是否采纳的理由。未成年学生及监护人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校或者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进行核查,并在10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和说明理由。
第五章 社会保护
第四十一条 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活动场所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应当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并设置提醒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明显标志。
游乐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在设施附近的显著位置标明适用年龄范围或者注意事项等警示标志,加强管理,定期维护。
第四十二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校园及周围二百米范围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居民住宅区和中小学校园及周围不得设立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
中小学校园门口五十米范围内不得摆摊设点和从事妨碍教学秩序或者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其他营业活动。
第四十四条 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的明显标志。歌舞娱乐场所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
第四十五条 严禁非法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禁止以电脑学校、劳动职业技术培训班、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名义变相经营上网服务的行为。
全社会应当推广家庭用户绿色上网业务,限制未成年人上网范围与上网时间。
第四十六条 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第四十七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和出售管制刀具、仿真玩具枪以及其他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械和物品。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四十八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或者提供烟酒;彩票销售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和兑付奖金。
烟酒经营及彩票销售场所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和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宿舍、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四十九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不得胁迫或者诱骗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的表演、礼仪、选美等活动。
组织未成年人参加表演、礼仪等活动,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并不得损害其身心健康。
第五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发展未成年人福利事业,依法设立未成年人福利机构、救助机构或者救助基金。
第六章 国家机关保护
第五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和建设适宜未成年人的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保障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日常运营资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文化、体育、科普等场所和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损坏、出租、转让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住宅新区建设确需占用的,原则上根据规划新建不低于原标准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各类社区建设应当配套新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第五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办好托儿所、幼儿园,支持并监督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培训幼儿园、托儿所的保教人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五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并督促检查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工作。
省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教育行政部门将编制的小学、中学法律教学内容等纳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中。
第五十五条 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等救助保护机构,依法承担救助保护和临时监护职责。
第五十六条 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查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和设施,定时向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
公安、文化、新闻出版、通信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信息内容以及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监督管理,对不良信息内容进行屏蔽,防止未成年人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通过互联网接触不良信息。
公安、文化等主管部门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等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的活动场所建立健全视频监管系统和专人巡查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登记管理,依法确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市场主体资格,查处取缔非法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无照经营活动。
第五十八条 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营养指导,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卫生部门应当做好对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五十九条 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和城市管理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查处生产销售有害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的食品、药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餐饮、建筑物构筑物装饰装修、设备设施和学校周边提供餐饮服务、销售食品、文具、玩具等市场的监督管理。
第六十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等污染源进行重点整治。
第六十一条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依法申请专利的,应当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依法减免有关费用。
第六十二条 公安、交通等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门口以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出入的交通道口,设置明显的禁停、警示、让行、限速标志和必要的交通安全保护设施,适当延长行人通过时间。
公安机关应当把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监控区域,建设周边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治安隐患,预防、制止侵害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应当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设立警务室或者报警点,协助管理、教育流浪未成年人。
第六十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依法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严厉打击贩卖、盗抢、伤害婴幼儿的行为。
第七章 特殊保护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对下列对象实施特殊保护:
(一)残疾未成年人;
(二)弃儿、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
(三)留守未成年人;
(四)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
(五)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
(六)患有艾滋病或者父母患有艾滋病、服刑劳教人员子女等未成年人。
第六十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尊重残疾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侮辱、虐待、伤害、遗弃残疾未成年人。严禁组织、利用残疾未成年人开展营利性活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为残疾未成年人提供学习、生活、康复、医疗的教育和福利机构,设置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或者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对残疾未成年人实施义务教育。
对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未成年人,普通学校应当予以招录。
第六十六条 对被拐骗、离家出走和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各级民政部门设立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应当实施救助保护,分别情况妥善处理:
(一)对能查找到家庭基本情况有监护人的,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接回;
(二)对能查找到家庭基本情况但无监护人的,及时通知流出地民政部门接回妥善安置;
(三)对无法查找到家庭基本情况和无家可归的,流入地民政部门应当妥善安置;对没有亲属和其他监护人抚养的弃婴、孤儿,经依法公告后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公安、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区域救助协作机制,确保接送、护送流浪乞讨、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其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应当先救治后救助。
第六十七条 父母应当关心留守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应当与学校、留守未成年子女和受委托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留守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护服务工作,可以在留守未成年子女集中的乡镇建立托管机构或者寄宿制学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学校和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应当开展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生活关爱、心理疏导、情感沟通等活动。
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在生活、学习、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保障其合法权益。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入学,保障其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第六十九条 对有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第七十条 国家机关、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患有艾滋病或者父母患有艾滋病、服刑劳教人员子女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七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规划、设置专门学校,并将其纳入普通学校序列。专门学校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教育行政部门对专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供指导。
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由其父母、其他监护人或者所在学校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送专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和矫治。
未成年学生被送到专门学校后,原就读学校应当为其保留学籍,其专门学校学习经历不记入个人档案。专门学校学生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专门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开展心理辅导,矫治不良行为,并根据需要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七十二条 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家庭、学校、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应当协同管理、协同教育、协同矫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或者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严加管教;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 学校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民事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对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学生伤亡的;
(二)发生事故后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瞒报、谎报或者缓报重大事故的;
(四)妨碍事故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五)拒绝或者不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十七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未在入口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限入标志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未在入口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至六个月;
(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一次接纳两名未成年人或者一年内累计接纳未成年人两次,并处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至六个月;一次接纳三名以上未成年人或者一年内累计接纳未成年人三次、因接纳未成年人引发重大恶性案件等严重情节,并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三)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
第七十九条 出版、播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观看的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没有在醒目位置标识警示说明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八十条 组织、教唆、胁迫未成年人乞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残疾未成年人乞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胁迫、诱骗未成年人进行残忍、恐怖、色情表演的,由公安机关、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别责令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一条 烟酒、彩票销售场所未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彩票标志的,由烟草、酒类、民政、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职责责令改正,并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酒类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彩票代销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的,由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八十二条 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相关义务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民事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三条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的,相关部门应当实施行政问责,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批准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的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影响的娱乐性场所和其他商业性机构;
(二)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举报、通报不及时查处或者不予依法查处的;
(三)为违法经营场所通风报信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九章 附 则
第八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